为进一步增强文件制定的透明度,提高办文质量,现将关于对《〈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GB50846-2012)常州市实施细则(2024修订版)》(征求意见稿)全文在网上公布,广泛征求意见。您可于2024年9月30日之前将意见或建议以书面或邮件方式提交。感谢支持!
通信地址:常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法规处
电话:0519-85681240 传真:85681234
电子邮箱:czgxfgc@163.com
常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4年9月20日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GB50846-2012)常州市实施细则(2024修订版)(征求意见稿)
说明:本次《实施细则》条款编号纳入《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GB50846-2012)条款编号序列,细化完善内容用楷体加粗表示,凡本细则未涉及的内容均按《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执行。
1.0.7 新建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的地下通信管道、配线管网、电信间、设备间等通信设施,必须与住宅区及住宅建筑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
1.0.11 本细则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信息配套设施的建设,其它建筑可参照执行。
1.0.12 电信、移动、联通等相关单位住宅小区信息配套设施建设统一采用光纤到户、一级分光模式建设,光分路器设置在小区公共通信机房。广电配套设施建设按其相关专业标准实施。
3.2.1 光纤到户工程一个配线区所辖住户数量不宜超过300户,光缆交接箱形成的一个配线区所辖住户数不宜超过120户。应根据住宅建筑的分类、住宅密度,以及单体或若干个住宅建筑构成配线区域。多层、高层住宅区宜以300户的光纤容量设置为一个光纤配线区,低层住宅区宜以120户的光纤容量设置为一个光纤配线区。
用户接入点的位置应根据不同类型住宅建筑形成的配线区以及所辖的用户数确定,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1 由单个高层住宅建筑作为独立配线区时,用户接入点应设于本建筑物内的电信间。
2 由多层住宅建筑组成配线区时,用户接入点应设于本配线区共同电信间。
3 由低层住宅建筑组成配线区时,用户接入点应设于光缆交接箱或设备间。
4 单个小区公共通信机房收敛用户应小于1000户。1000户以上用户的住宅区,应根据建筑群分布情况设置多个小区公共通信机房。
5
120户以下宜采用光缆交接箱。
3.2.3 地下通信管道的总容量应根据管孔类型、线缆敷设方式,以及线缆的终期容量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地下通信管道的管孔应根据敷设的线缆种类及数量选用,可选用单孔管、单孔管内穿放子管或多孔管。
2 每一条光缆应单独占用多孔管的一个管孔或单孔管内的一个子管,地下通信管道实际管孔需求按以下原则配置:直线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50%~60%,弯曲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40%~50%。
3.2.4 配线光缆、用户光缆及配线设备的容量应满足远期各类通信业务的需求,并应预留不少于10%的维修余量。小区有线业务需求光缆芯数不应小于配线箱收敛用户数的2倍;小区无线光缆芯数按实际业务需求布放;小区监控、生活泵房、水箱间,变配电房,电梯机房等处配套设施光缆必须按需布放到位。
3.2.6 用户接入点至每一户家居配线箱的光缆数量,应根据地域情况、用户对通信业务的需求及配置等级确定。
结合常州本地业务需求及入户光缆实际使用现状,对设置要求统一如下:
1 敷设入户光缆时,应按用户终期需求容量一次性布放。
2 住宅区入户光缆宜选用单芯圆形光缆,每个用户应当入户2根单芯圆形光缆。
3 家居配线箱内至少一根入户光缆成端熔接,采用热熔方式。
3.2.10 设备间及电信间的使用面积应根据配线设备类型、数量、容量、尺寸进行计算,且不得小于表3.2.10-1~3.2.10-3的要求。
表3.2.10-1设备间面积
分类
|
设备间
|
备注
|
面积(m2)
|
尺寸(m)
|
一个配线区
|
15
|
3×5
|
可安装5个机柜(宽600×深600),按单列设置(注1)
|
24
|
3×8
|
可安装10个机柜(宽600×深600),按单列设置(注1)
|
多个配线区
|
15
|
3×5
|
可安装5个机柜(宽600×深600),按单列设置(注2)
|
24
|
3×8
|
可安装10个机柜(宽600×深600),按单列设置(注2)
|
注1:设备间兼作为用户接入点时,4个机柜分配给电信业务经营者及住宅建设方使用,1个机柜预留(或者8个机柜分配给电信业务经营者及住宅建设方使用,2个机柜预留)。鼓励为节约机房空间,而使用创新的一体化机柜。
注2:多个配线区的光纤汇聚于设备间,4个机柜分配给电信业务经营者及住宅建设方使用,1个机柜预留(或者8个机柜分配给电信业务经营者及住宅建设方使用,2个机柜预留)。鼓励为节约机房空间,而使用创新的一体化机柜。
|
表3.2.10-2电信间面积
一个配线区用户数
|
设备间
|
备注
|
面积(m2)
|
尺寸(m)
|
300户
|
15
|
3×5
|
可安装5个机柜(宽600×深600),按单列设置(注1)
|
24
|
3×8
|
可安装10个机柜(宽600×深600),按单列设置(注1)
|
注: 4个机柜分配给电信业务经营者及住宅建设方使用,1个机柜预留(或者8个机柜分配给电信业务经营者及住宅建设方使用,2个机柜预留)。鼓励为节约机房空间,而使用创新的一体化机柜。
|
3.2.11 户内管线及各类通信业务信息插座等家居布线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242、《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11及《住宅通信综合布线系统》YD/T 1384的规定。
4.2.3 光缆交接箱箱体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光缆交接箱箱体应设置单独的地线,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Ω。 光缆的分纤箱应有良好的接地,箱体处应预留接地端子,端子接地电阻等于该建筑物综合接地电阻最小值,不应大于4Ω。
4.2.5 光缆交接箱安装底座应符合下列规定:
2 底座浇注的混凝土宜采用标号42.5Mpa及以上的水泥。
4 底座的长度和宽度应大于箱体底部的长度和宽度,超出部分150mm,安装在室外的交接箱,超出部分粉刷时应具有一定的坡度。
4.2.6 光缆交接箱安装内侧应具有完善的标识和记录装置,记录装置应易于识别、修改和更换。
共享通信光缆交接箱标识记录表
盘号
|
1
|
2
|
3
|
……
|
11
|
12
|
备注
|
1
|
6乙101
|
6乙102
|
6乙103
|
……
|
6乙402
|
6乙403
|
光交-6幢GYTA-72D
|
2
|
6乙501
|
6乙502
|
6乙503
|
……
|
6乙802
|
6乙803
|
……
|
……
|
……
|
……
|
……
|
……
|
……
|
5.1.1 配线管网应包括楼内弱电竖井、导管、梯架、托盘、槽盒等,其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3 进户管应按建筑物的平面、结构和规模在一处或多处设置,并应引入建筑物的进线部位。低层、多层、中高层每个单元宜敷设不少于2根且管径不小于Φ80mm出墙管;高层宜敷设不少于3根且管径不小于Φ80mm出墙管。
5 低层、多层、中高层住宅建筑宜采用导管暗敷设,高层住宅建筑宜采用弱电竖井与导管暗敷设相结合的方式,并配有配线箱引出管。
8 家居配线箱至终端盒的导管不应穿越非本户的房间。
9 家居配线箱的进户导管不宜少于2根,墙挂式或壁嵌式配线箱引出管的数量不应少于4孔,孔径不小于40mm。
5.2.1 室内配线设备应包括配线机柜、墙挂式或壁嵌式配线箱等设备,安装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2 墙挂式或壁嵌式配线箱应安装在住宅建筑单元入口处、楼道、管线引入处等公共部位。有弱电竖井的安装在住宅建筑弱电竖井内(含弱电间和弱电井),弱电竖井应为通信预留足够空间,其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
净宽宜不小于 1.5m,净深宜不小于 0.6m;门高宜不低于 2.0m,宽宜不小于 0.9m。
5.2.3 在公共场所安装配线箱时,壁嵌式箱体底边距地不宜小于1.5m,壁挂式箱体底边距地不宜小于1.8m。在弱电井道内安装,箱底宜距地面1.0m。配线箱应有良好的接地,端子接地电阻等于该建筑综合接地电阻最小值,且不应大于4Ω。
5.2.4 家居配线箱的安装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3 家居配线箱安装位置应满足无线信号的覆盖要求。箱体面板宜采用非金属材质,以满足无线信号的穿透。家居配线箱箱体埋墙尺寸(高×宽×深)规格参照以下标准执行。
功能
|
暗装箱体底盒尺寸(高×宽×深) mm
|
功能模块单元数(典型配置)
|
可安装宽带接入模块、智能家居中控模块路由交换模块、语音配线模块、数据配线模块、有线电视配线模块、直流电源模块等
|
470×300×115
|
9
|
可安装宽带接入模块、智能家居中控模块路由交换模块、语音配线模块、数据配线模块、有线电视配线模块、直流电源模块等
|
420×300×115
|
7
|
可安装宽带接入模块、智能家居中控模块、直流电源模块等
|
370X300X115
|
5
|
4 家居配线箱宜暗装在套内走廊、门厅或者起居室等便于维护处,并宜靠近入户导管侧,箱体底边距地高度宜为300mm。
6
当采用220V交流电接入箱体内电源插座时,应采取强、弱电安全隔离措施和安全措施。箱体内电源插座规格宜设不少于2个两眼2个三眼的220V带保护接地的单相交流电源组合插座,由户内配电箱专用回路供电,同时设置剩余动作电流值不大于30mA的剩余电流保护器。电源线中间不得做接头,电源的金属部分禁止外露。
5.2.5 墙挂式或壁嵌式配线箱安装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配线箱容量应至少留有30%发展余量。
2 一般采用36芯配线箱,按需配置12芯熔纤盘数量,另配置2只6芯适配器卡座。
配线箱容量与尺寸参考
容量(芯)
|
产品规格(高×宽×深)(mm)
|
备注
|
36芯金属箱体
|
440×360×100
|
用于壁嵌
|
36芯塑料箱体
|
420×320×130
|
用于壁挂
|
3 住宅区每个住宅单元应安装配线箱装置,高层住宅楼根据实际用户数分层安装配线箱,配线箱覆盖半径宜小于6层。
4 配线箱门内侧应具有完善的标识和记录装置,记录装置应易于识别、修改和更换。
共享通信配线箱标识记录
盘号
|
左1
|
2
|
3
|
4
|
|
|
11
|
12右
|
备注
|
内
|
6乙101
|
6乙102
|
|
|
6乙402
|
位置:X幢X层 收容:X
|
中
|
6乙501
|
6乙502
|
|
|
6乙802
|
外
|
……
|
……
|
|
|
……
|
5.2.6.配线机柜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配线机柜容量与尺寸参考
类型
|
容量
|
产品规格(高×宽×深)(mm)
|
备注
|
ODF机架
|
576芯
|
2000×800×300
|
48个托盘/8框
|
ODF机架
|
648芯
|
2200×840×300
|
54个托盘/9框
|
ODF机架
|
720芯
|
2200×840×300
|
60个托盘/10框
|
注:配线机柜门内侧应具有完善的标识和记录装置,记录装置应易于识别、修改和更换。
共享通信ODF架标识记录
盘号
|
1
|
2
|
3
|
……
|
11
|
12
|
备注
|
1
|
6乙101
|
6乙102
|
6乙103
|
……
|
6乙402
|
6乙403
|
机房-6幢GYTA-72D
|
2
|
6乙501
|
6乙502
|
6乙503
|
……
|
6乙802
|
6乙803
|
……
|
……
|
……
|
……
|
……
|
……
|
……
|
6.0.3 用户光缆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宜采用穿导管暗敷设方式。用户弱电井布线架内敷设时,应采用阻燃波纹管保护,阻燃波纹管使用小型扣带固定,固定间距不大于40cm。
9.1.2 在建筑物内设置设备间、电信间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宜设置在建筑物的首层,当条件不具备时,也可设置在地下一层,但不应设置在地下室最底层。设置在地下室时应采取防水淹措施。
5 宜靠近本建筑物的线缆入口处、进线间和弱电间,并宜与布线系统垂直竖井相通,应方便通信管道的接入。
6 远离强振源,强噪声源。
9.2.5 设备间、电信间不宜设窗,门应外开,不宜临街开门,并应采取防盗措施。
9.2.6 设备间、电信间应具备带保护接地的单相交流电源插座。设备间应配备专用的配电箱,电源应按小区最高用电等级接入,采用AC380/220V,50Hz交流电源,供电容量应符合小区通信规划要求,且不小于50KW。用电应单独计量。机房应设置普通照明和备用照明,应提供不少于三路单相 220V、10A 供电回路。
9.2.7 场地环境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装修应采取阻燃、不起灰、耐久的环保材料。
3 梁下净高不应小于2.5m,净宽不小于3m,门高不低于 2.1m。
4 地面等效均布活载荷不应小于8~10KN/m2
5. 设备间宜采用不低于丙级的外开防火双扇门,门净宽不应小于1.2m;电信间宜采用门不低于丙级的外开防火单扇门,门净宽不应小于1.0m。
6
一般照明的水平面照度不应小于300lx。
7 设备间和电信间应设置专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8 机柜应就近可靠接地,光纤分配架应接防雷地线,防雷地线应单独从室外接地排引入;架上的接地端子应具有良好保护接地,接地导体截面积不应小于16mm2。
9 设备间、电信间应采用门禁、监控等方式进行管理和追踪,注重信息安全管理,并应在规定位置设置机房消防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