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落实《江苏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和《关于大力推进“532”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要求,加快建设国际化智造名城,打造长三角产业中轴,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以下简称“智改数转”),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指示要求,以产业强市为支撑,发展壮大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结构优化、产业高端的现代化常州。提升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深化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与制造业融合,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升级,实现更高水平发展。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全市工业企业需诊尽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面实施“智改数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80%,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超85%,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超90%;市域5G网络覆盖率超98%,初步建成高速泛在、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数字基础设施;推动2万家企业“上云上标识”,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中小企业上云用云基本普及;创建国家智能制造先行区,将常州打造成为智造技术创新策源地、示范应用集聚区、关键装备和解决方案输出地。
三、工作重点
在制造业各领域加快实施“智改数转”,全面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重点聚焦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绿色精品钢、高端纺织服装、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及新型医疗器械、新型建筑材料、节能环保等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以工艺、装备为核心,以数据为基础,以制造单元、车间、工厂、供应链为对象,构建虚实融合、知识驱动、动态优化、安全高效、绿色低碳的智能制造系统,推进工业互联网集成创新应用,实现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
四、工作任务
以“机器换人、数据换脑”为出发点,以诊断分析为突破口,帮助企业找准痛点、难点,提供解决方案,引导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打造标杆示范,构建技术支撑体系,组织项目“揭榜攻关”,完善数字基础设施。
1.数字化免费诊断行动。以建设智能(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智能车间和推动中小微企业数字化应用为目标,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优秀服务商为企业提供“智改数转”免费诊断服务,鼓励各辖市、区针对优势产业和细分行业开展更深层次、更广范围诊断服务。
2. 企业上云上标识行动。编制工业设备上云实施指南、业务系统云化迁移实施指南,分行业制定服务中小型制造企业云化产品目录,编制和推广数据采集经典案例,推动企业参与省星级上云评定,鼓励产业链企业参与标识解析推广。
3. 应用场景方案推广行动。建设典型应用场景资源池,推广一批符合中小微企业需求的数字化产品和服务。通过各类公共服务平台、中小企业服务基地、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开展“智改数转”供需对接活动,宣传推广优秀方案和实践案例。
4. 智能化技术改造行动。支持企业对生产设施、工艺条件及生产服务等进行智能化技术改造,支持中小企业部署低成本、模块化的智能模组系统。建立“智改数转”项目库,对企业智能化设备和工业软件投入予以一定补助,对获得“智改数转”专项贷款的企业予以贷款贴息。
5. 标杆示范引领行动。对标世界智能制造领先水平,鼓励优秀企业创建全球“灯塔工厂”,争创各类国家级试点示范荣誉。
6. 产业载体支撑行动。发挥科教城创新之核作用,加快建设常州高新区、武进高新区、常州经开区省“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特色产业基地,推动天宁云制造先导中心、钟楼大数据产业园等未来产业园区建设。支持乡镇、园区试点建设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
7. 数字化平台创新行动。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省中小企业“智改数转”云服务平台全面对接,加快服务资源和能力汇聚。通过竞赛机制遴选2-3家平台重点培育并争创国家级。依托龙头企业打造产业链协作平台,加快工业大数据平台建设。
8. 智能制造服务商壮大行动。引培优质服务商,推动国内领军服务机构落户常州,鼓励本地服务商做大做强。鼓励骨干企业剥离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和信息服务等业务部门并成立独立法人实体。鼓励相关社会团体开展“智改数转”各类活动。
9. 信息技术产业培育行动。制定揭榜任务并征集具备较强技术基础、创新能力的单位集中攻关,加快“首版次”工业软件产品开发和推广应用,开展工业软件优秀产品和应用解决方案、优秀工业互联网APP征集。
10. 智能装备及关键零部件研制应用行动。支持企业研发智能制造设备,加大智能装备在智能车间(工厂)中的应用,鼓励企业积极承担国家、省智能装备领域的核心技术攻关。
11. 数字生态强基行动。支持基础电信运营商开展园区级的边缘云和边缘计算平台部署和业务应用,开展工业内外网改造。加强数据中心资源统筹和新型算力供给。支持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组织开展标识解析乡镇园区行等活动。促进信息技术与现代物流的融合发展。
12. 工业信息安全保障行动。开展工业信息安全检查,完善风险自评估、信息共享和通报、应急处置、数据保护等体制机制。持续推进密码技术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融合应用。鼓励重点企业实施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工作,推进中小企业“安全上云”。
五、保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发挥制造强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牵头和协调作用,将“智改数转”作为市领导挂钩产业链的重要工作内容。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和常州经开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本地区制造业“智改数转”工作,强化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2. 加大政策支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每年市级及辖市(区)、常州经开区财政安排专项资金,通过有效投入补助、奖励、贷款贴息等方式予以支持。加强项目库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省级相关资金支持。发挥政府投资基金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本助力企业开展“智改数转”。为“智改数转”服务支撑单位提供免费或低租金运营场地。
3. 创新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和金融企业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运用大数据探索产融合作新模式。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支持中小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强化征信数据要素支撑,推动企业工业数据的采集、加工、存储及开发利用,以及征信平台的支撑作用。鼓励企业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开展“智改数转”。
4. 强化人才支撑。加大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工业软件等一流人才和团队的引进力度。依托本地高校加快智能制造人才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建设一批智能制造实训基地,提高毕业生留常比例。开设总裁班、精英训练营,重视新生代企业家成长。
5. 抓好跟踪落实。各辖市区、常州经开区要加快制定出台相关实施细则。加强监督考核,保证企业切实享受到政策实惠。建立完善数字经济统计分析制度,重点开展制造业“智改数转”监测工作。
6. 加大宣传推广。加强“智改数转”经验做法总结、示范典型挖掘和宣传推广。鼓励优秀平台企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积极“走出去”,叫响“数智先锋城市”的口号,加大招商推介。高质量举办好世界工业与能源互联网暨国际装备工业博览会、科技经贸洽谈会等重大展会。
|